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存在的五大问题以及解决方案!
时间:2023-03-29 15:06
点击数:894
一、固定不充分
10%中性福尔马林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效果较好的固定方式。组织块太大,或固定时间太短,都会导致固定不充分。一般8-24h为宜,具体还需要经过实际操作摸索确定。如图1的这种情况,可适当延长固定时间到48h。
图1 固定不充分
二、内源性过氧化物酶
弥散性非特异性背景,可能是由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引起的(如图2)。因此,封闭液要现配现用,充分封闭,一般15min。
三、染料斑点
片子出现染料斑点(如图3),可能是因为染料放置时间太长,可以尝试过滤染料;或者洗涤时不充分,残渣没有洗掉。
图3 染料斑点
四、边缘效应
干片的原因有动作太慢、忘记滴液、滴液流失等,造成非特异性染色,即“边缘效应”(如图4)。采用DAKO笔或PAP Pen在距离组织边缘3-4 mm处画圈,可达到有效的避免液体流失、提高操作速度的效果。
另外,向清洗缓冲液中加入吐温20(Tween-20)也是一种防止干片的好方法。500ml PBS磷酸盐缓冲液,加入2~3滴Tween-20即可。
图4 边缘效应
五、染色不均匀
染色不均匀可能是因为台面倾斜,两边液体不均,液体少的一边,颜色较浅,液体多的一边,颜色较深;也可能是因为抗原修复后,热修复液未冷却,立即取出了片子。
图5 染色不均匀